各相关开课单位:
为保证我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现对相关工作布置如下:
1.授课方式
结合目前疫情防控工作,探索和推进研究生线上教学优秀经验,本学期非全日制课程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根据课程特点、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等实际情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者线上教学方式。
2.授课计划的制定
各开课单位应统筹规划确定所开设课程的授课方式,并要求任课教师做好授课计划,明确课程讲授内容、讲授方式、讲授人、考核方式等教学信息,学院审核后交研究生院备案。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授课计划开展教学工作,研究生院及开课单位应组织教学督导,做好教学秩序的保障工作。
3.课程平台的建设工作
采用线上教学的所有课程必须建设有完备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议使用我校“研课堂”平台(yanketang.cn)开展此项工作。要求平台资源能够明确体现课程教学目的、课程教学安排和课程考核要求等,并且能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习开展过程性管理,辅助选课研究生在线上同步进行课程学习。
各开课单位应认真检查落实,确保课程平台建设成效,结合《太阳成集团tyc151cc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表》(见附件1),科学安排专业课课程表。
4.教学质量的要求
深入探索非全日制研究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表安排,组织学生利用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教学直播软件开展线上直播教学,结合课程平台资源,采取多种考勤方式,组织线上讨论、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丰富过程管理手段,保证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实质等效,切实通过教学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和知识应用能力。同时做好在线教学过程管理的影像、音频等资料的留存工作。考勤结果、教学过程形成的影像、音频资料等要求作为必存的教学档案材料存档,考勤结果将作为研究生是否有资格参加考核的重要依据。
5.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课程考试应在结课后一段时间相对集中安排,实行线下考试,因为疫情等原因必须采用线上考试,将视情况统一要求。课程考试严格执行提前备案制度。
6.各开课单位应按相关通知要求提供各类别、领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表、“线上授课课程统计列表(XX学院)”(附件2)和任课教师授课计划书(扫描件)。将作为研究生是否有资格考试的依据、
上述材料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9月26日。
附件:
1.太阳成集团tyc151cc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表(调整20210916)
2.线上授课课程统计列表(XX学院)
研究生院
2021年9月17日